•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眼科, 南宁 530001;
  • 2.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眼科医院 深圳市眼科医院, 深圳 51800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眼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后病变复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经IVR治疗后病变复活的ROP患儿11例2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例11只眼,女性5例10只眼;出生胎龄(27.6±2.2)周;出生体重(1 034.6±306.5)g。首次IVR治疗时,急进型ROP(AROP)者14只眼(63.7%,14/22);阈值病变者8只眼(36.3%,8/22)。病变复活后治疗包括IVR、视网膜激光光凝(LP)或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MIVS)。治疗后随访时间12~18个月。记录患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治疗方式、治疗时矫正胎龄、治疗前后病变分期、病变复活及消退时间。观察和分析其临床特征和疗效。结果 首次IVR治疗至出现病变复活的时间为(8.2±3.5)周;患儿矫正胎龄(43.62±4.08)周。21只眼中,复活时病变分期为AROP、阈值病变、阈值前病变、4期病变分别为2、4、12、3只眼。行IVR、LP、IVR+LP、IVR+MIVS治疗分别为2、13、4、2只眼。首次复活治疗后,病变消退且稳定的时间为治疗后(8.4±4.9)周。出现2次病变复活者5只眼,其中病变分期为3期、4a期、5期分别为2、1、2只眼;平均复活时间为上一次治疗后(19.3±6.0)周。其分别行LP、LP+MIVS、IVR治疗,随访期间病变消退稳定。末次随访时,21只眼中,病变完全消退者19只眼,光凝斑稳定,嵴样病变消退,无附加病变,视网膜平伏;视网膜全脱离呈“漏斗状”2只眼。结论 AROP经IVR治疗后病变复活较多见;治疗后早期复活率较高;再治疗后存在2次复活可能性。

引用本文: 蓝凤霞, 张国明, 何红辉, 田汝银, 陈懿, 曾宪露, 陈妙虹.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后病变复活的临床分析及疗效观察.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3, 39(6): 471-475.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20304-00116 复制

版权信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期刊社《中华眼底病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改编

  • 上一篇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雷珠单抗治疗后视力预后的列线图模型构建与验证
  • 下一篇

    继发于眼外恶性肿瘤的浸润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