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冯程程, 陈秀丽, 初文娟, 林萍, 徐海峰. 继发于乳腺癌的双眼表现不同的眼内转移癌1例.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4, 40(5): 387-388.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30227-00095 复制
版权信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期刊社《中华眼底病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改编
患者女,51岁。因右眼视物模糊1周,于2021年9月27日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就诊。患者9年前行右侧乳腺癌切除手术。否认其他全身病史。眼科检查:右眼、左眼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5、1.0。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27、16 mm Hg(1 mm Hg=0.133 kPa)。右眼结膜无明显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房水细胞(++)。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右眼虹膜表面大量白色、质地疏松,少量随眼球转动而浮动的结节,周边前房灰黄色沉积物,瞳孔略散大,颞下方虹膜局部萎缩,基质血管暴露,晶状体密度增高(图1A)。左眼眼前节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底检查,左眼黄斑中心凹颞上方轻微隆起(图1B)。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右眼近全周前房角内的强反射沉积物,虹膜表面大量强反射点(图1C)。B型超声检查,右眼玻璃体轻度混浊;左眼视盘鼻上及黄斑颞侧扁平、表面粗糙的脉络膜占位(图1D,1E)。经患者知情同意后,行右眼前房穿刺手术。穿刺针从眼球下方垂直刺入前房,抽出部分沉积物及房水,离心、涂片、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大量染色深、异形细胞核的细胞(图2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抗细胞角蛋白阳性抗体(图2B)和抗GATA结合蛋白3抗体(图2C)阳性。肿瘤科医师对患者行全身体格检查,触及乳腺癌及淋巴结转移病灶。诊断:双眼眼内转移癌、右眼继发性青光眼、复发性乳腺癌。

1A示右眼裂隙灯弥散光图像,虹膜表面大量灰白色结节,周边前房内黄白色沉积物,颞下局部虹膜组织萎缩,基质血管暴露。1B示左眼彩色眼底像,黄斑中心凹颞上方轻微隆起。1C示右眼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像,周边前房强反射信号堆积,虹膜表面点状强反射信号。1D、1E分别示右眼、左眼B型超声像,右眼玻璃体轻度混浊,未见明显占位;左眼视盘鼻上及黄斑颞侧扁平、表面粗糙的脉络膜占位

2A示苏木精-伊红染色像,大量染色深、异形细胞核的细胞。2B示抗细胞角蛋白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像,抗细胞角蛋白抗体阳性(×400)。2C示抗GATA结合蛋白3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像,抗GATA结合蛋白3抗体阳性 (×400)
讨论 眼内转移癌是眼内常见的恶性肿瘤性疾病,以脉络膜转移癌为多见,最常见的原发部位,女性为乳腺,男性为肺部[1]。眼内转移癌可发生于脉络膜或前葡萄膜,极少发生在视网膜、视神经[2-4]。前葡萄膜转移不常见,多以虹膜或睫状体肿块为表现[5]。也可仅表现为葡萄膜炎、眼压升高和假性前房积脓[2, 4, 6-7]。本例患者是非常罕见的乳腺癌同时转移至双眼,且双眼临床表现不一致。本例患者右眼经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排除虹膜、睫状体肿块,经B型超声检查排除脉络膜占位。左眼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由于左眼脉络膜肿块扁平,无明显的视网膜水肿和神经上皮层脱离,且黄斑中心凹的形状正常。这提示,对于患有恶性肿瘤尚无眼部症状的患者,仍需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
本例患者右眼易误诊为虹膜睫状体炎,由于肿瘤细胞可以脱落入前房,形成假性前房积脓[6],前房积脓表现为质地均匀,有液平面的白色沉积物,通常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8-9]。本例患者前房内的沉积物为肿瘤细胞,表现为疏松的、质地不均匀的外观,这是与葡萄膜炎导致的前房积脓相鉴别的关键。此外,肿瘤细胞不仅可以覆盖在角膜内皮、虹膜的表面,也可以阻塞前房角,导致眼压升高[10]。据报道,5%的眼内肿瘤患者可表现为继发性青光眼[11]。眼压升高可因肿瘤细胞的直接侵入,也可以由继发于肿瘤的房角闭合引起[11-12]。由于本例患者无相应的房角结构的病理检查,因此推测患者眼压升高的原因可能是肿瘤细胞堵塞小梁网。
脉络膜转移并不少见,而虹膜转移相对罕见,特别是不伴有虹膜肿块的病例,极为罕见。虹膜转移可能表现为非典型的前房炎症反应,其可能被误诊为葡萄膜炎。房水细胞病理学检查可能有助于鉴别诊断。此外,由于肿瘤细胞可经由血源转移扩散到眼中富含血管的组织,包括结膜、葡萄膜和视网膜等,因此双眼转移癌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同。眼科医生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对眼内转移癌的深入了解有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患者女,51岁。因右眼视物模糊1周,于2021年9月27日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就诊。患者9年前行右侧乳腺癌切除手术。否认其他全身病史。眼科检查:右眼、左眼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5、1.0。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27、16 mm Hg(1 mm Hg=0.133 kPa)。右眼结膜无明显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房水细胞(++)。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右眼虹膜表面大量白色、质地疏松,少量随眼球转动而浮动的结节,周边前房灰黄色沉积物,瞳孔略散大,颞下方虹膜局部萎缩,基质血管暴露,晶状体密度增高(图1A)。左眼眼前节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底检查,左眼黄斑中心凹颞上方轻微隆起(图1B)。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右眼近全周前房角内的强反射沉积物,虹膜表面大量强反射点(图1C)。B型超声检查,右眼玻璃体轻度混浊;左眼视盘鼻上及黄斑颞侧扁平、表面粗糙的脉络膜占位(图1D,1E)。经患者知情同意后,行右眼前房穿刺手术。穿刺针从眼球下方垂直刺入前房,抽出部分沉积物及房水,离心、涂片、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大量染色深、异形细胞核的细胞(图2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抗细胞角蛋白阳性抗体(图2B)和抗GATA结合蛋白3抗体(图2C)阳性。肿瘤科医师对患者行全身体格检查,触及乳腺癌及淋巴结转移病灶。诊断:双眼眼内转移癌、右眼继发性青光眼、复发性乳腺癌。

1A示右眼裂隙灯弥散光图像,虹膜表面大量灰白色结节,周边前房内黄白色沉积物,颞下局部虹膜组织萎缩,基质血管暴露。1B示左眼彩色眼底像,黄斑中心凹颞上方轻微隆起。1C示右眼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像,周边前房强反射信号堆积,虹膜表面点状强反射信号。1D、1E分别示右眼、左眼B型超声像,右眼玻璃体轻度混浊,未见明显占位;左眼视盘鼻上及黄斑颞侧扁平、表面粗糙的脉络膜占位

2A示苏木精-伊红染色像,大量染色深、异形细胞核的细胞。2B示抗细胞角蛋白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像,抗细胞角蛋白抗体阳性(×400)。2C示抗GATA结合蛋白3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像,抗GATA结合蛋白3抗体阳性 (×400)
讨论 眼内转移癌是眼内常见的恶性肿瘤性疾病,以脉络膜转移癌为多见,最常见的原发部位,女性为乳腺,男性为肺部[1]。眼内转移癌可发生于脉络膜或前葡萄膜,极少发生在视网膜、视神经[2-4]。前葡萄膜转移不常见,多以虹膜或睫状体肿块为表现[5]。也可仅表现为葡萄膜炎、眼压升高和假性前房积脓[2, 4, 6-7]。本例患者是非常罕见的乳腺癌同时转移至双眼,且双眼临床表现不一致。本例患者右眼经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排除虹膜、睫状体肿块,经B型超声检查排除脉络膜占位。左眼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由于左眼脉络膜肿块扁平,无明显的视网膜水肿和神经上皮层脱离,且黄斑中心凹的形状正常。这提示,对于患有恶性肿瘤尚无眼部症状的患者,仍需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
本例患者右眼易误诊为虹膜睫状体炎,由于肿瘤细胞可以脱落入前房,形成假性前房积脓[6],前房积脓表现为质地均匀,有液平面的白色沉积物,通常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8-9]。本例患者前房内的沉积物为肿瘤细胞,表现为疏松的、质地不均匀的外观,这是与葡萄膜炎导致的前房积脓相鉴别的关键。此外,肿瘤细胞不仅可以覆盖在角膜内皮、虹膜的表面,也可以阻塞前房角,导致眼压升高[10]。据报道,5%的眼内肿瘤患者可表现为继发性青光眼[11]。眼压升高可因肿瘤细胞的直接侵入,也可以由继发于肿瘤的房角闭合引起[11-12]。由于本例患者无相应的房角结构的病理检查,因此推测患者眼压升高的原因可能是肿瘤细胞堵塞小梁网。
脉络膜转移并不少见,而虹膜转移相对罕见,特别是不伴有虹膜肿块的病例,极为罕见。虹膜转移可能表现为非典型的前房炎症反应,其可能被误诊为葡萄膜炎。房水细胞病理学检查可能有助于鉴别诊断。此外,由于肿瘤细胞可经由血源转移扩散到眼中富含血管的组织,包括结膜、葡萄膜和视网膜等,因此双眼转移癌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同。眼科医生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对眼内转移癌的深入了解有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