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市眼底病重点实验室 上海眼视觉与光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20008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自1998年以来,BEST1基因突变已被报道可导致Best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症(BVMD)等至少五种不同的临床表型,统称为“Best病”。现有研究已发现超过300种BEST1基因不同位点的突变,可能会引起其编码的钙激活阴离子通道蛋白1(BEST1)蛋白质错误转运、蛋白质寡聚缺陷以及阴离子通道活性异常等蛋白功能障碍,从而导致不同的疾病表现。然而Best病多样的临床表型和BEST1基因不同突变位点的对应关系仍不明确,针对Best病的药物和基因治疗仍在基础研究阶段,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临床选择基因治疗方案时,需要将患者临床表型和分子诊断结合起来考虑,明确界定其突变类型及致病机制,才能达到更好的个性化治疗效果。

版权信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期刊社《中华眼底病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