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比較切開復位內固定與橈骨小頭假體置換治療Mason Ⅲ型橈骨小頭骨折的療效,為臨床選擇治療方法提供依據。 方法 2004 年1 月- 2008 年6 月,收治65 例Mason Ⅲ型橈骨小頭骨折,其中35 例采用切開復位、AO 微型鋼板螺釘內固定系統(tǒng)或結合克氏針治療(內固定組),30 例采用金屬單極橈骨小頭假體置換治療(置換組)。內固定組:男21 例,女14 例;年齡21 ~ 35 歲,平均30.7 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12 例,高處墜落傷8 例,摔傷15 例。左側23 例,右側12 例。受傷至手術時間為1 ~ 7 d,平均3 d。置換組:男19 例,女11 例;年齡23 ~ 67 歲,平均32.5 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7 例,高處墜落傷8 例,摔傷15 例。左側17 例,右側13 例。受傷至手術時間為1 ~ 6 d,平均1.5 d。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致傷原因、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具有可比性。 結果 術后兩組切口均Ⅰ期愈合?;颊呔@隨訪,隨訪時間1 ~ 4 年,平均2.5 年。術后1 年內固定組肘關節(jié)伸、屈及前臂旋轉活動度與置換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但兩組前臂等長伸、屈及旋轉肌力減弱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內固定組29 例骨折臨床愈合,2 例骨折延遲愈合,2 例骨不連伴異位骨化,2 例內固定失敗。置換組術后1 年1 例肘關節(jié)屈曲角度丟失gt; 30°;1 例因假體過長,引起肘關節(jié)僵硬。術后1 年根據Broberg 和Morrey 肘關節(jié)功能評分標準進行評定,內固定組總分為(69.51 ± 10.23)分,置換組為(81.55 ± 12.06)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其中內固定組獲優(yōu)15 例, 良5 例,一般11 例,差4 例,優(yōu)良率57.1%;置換組獲優(yōu)17 例,良5 例,一般6 例,差2 例,優(yōu)良率73.3%。 結論 與切開復 位內固定治療相比,橈骨小頭假體置換術治療Mason Ⅲ型橈骨小頭骨折可獲得更好的肘關節(jié)功 能。
目的采用對比研究比較微創(chuàng)空心釘與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肱骨大結節(jié)骨折的療效。 方法將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并符合選擇標準的49例肱骨大結節(jié)骨折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其中25例采用微創(chuàng)空心釘內固定,作為試驗組;24例采用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作為對照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致傷原因、側別、受傷至手術時間、骨折移位及合并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具有可比性。記錄兩組切口長度、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隨訪時按照肩關節(jié)Neer評分標準評定療效,攝X線片觀察骨折愈合情況。 結果與對照組比較,試驗組手術切口、手術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1)。術后對照組2例出現(xiàn)切口淺表感染,經對癥處理后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兩組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4年,平均2.3年。X線片復查示,兩組骨折均愈合,愈合時間試驗組為(7.0 ± 2.3)周,對照組為(7.8 ± 2.1)周,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24,P=0.22)。隨訪期間兩組均無異位骨化及內固定物松動、斷裂發(fā)生。末次隨訪時,試驗組肩關節(jié)功能Neer評分為(86.3 ± 2.8)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1 ± 2.1)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37,P=0.00)。試驗組獲優(yōu)14例,良8例,可2例,差1例,優(yōu)良率88.0%;對照組獲優(yōu)12例,良7例,可2例,差3例,優(yōu)良率79.2%;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Z=0.83,P=0.41)。 結論與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相比,微創(chuàng)空心釘內固定治療肱骨大結節(jié)骨折具有手術操作簡便、損傷小、術中出血少、術后肩關節(jié)功能恢復好等優(yōu)點。
目的 探討髖臼鎳鈦記憶合金三維內固定系統(tǒng)(acetabular tridimensional memoryalloy-fixation system,ATMFS)治療髖臼后壁骨折伴髖關節(jié)后脫位的方法及臨床效果。 方法 2004 年1 月- 2006 年2 月,收治15 例髖臼后壁骨折伴髖關節(jié)后脫位患者。男11 例,女4 例;年齡21 ~ 68 歲,平均43.5 歲。交通傷8 例,高處墜落傷5 例,其他傷2 例。左側9 例,右側6 例。骨折根據Thompson-Epstein 分型:Ⅱ型6 例,Ⅲ型5 例,Ⅳ型2 例,Ⅴ型2 例。影像學檢查示髖臼關節(jié)面存在2 ~ 5 mm 移位,平均3 mm。傷后至入院時間為6 h ~ 2 周,平均1.5 d。入院后行股骨髁上骨牽引,12例手法復位,3 例股骨頭卡壓者于術中復位。入院后2 ~ 7 d 采用ATMFS 固定骨折,其中4 例骨缺損者采用自體髂骨植骨修復。 結果 手術時間90 ~ 390 min,平均210 min。術中失血量350 ~ 2 500 mL,平均360 mL。住院日7 ~ 21 d,平均10 d。1 例于術后4 d 出現(xiàn)表皮感染,經對癥處理后愈合;余切口均Ⅰ期愈合。無深部感染、肺栓塞、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 ~ 3 年,平均1.6 年。術后出現(xiàn)股骨頭壞死及Brooker Ⅱ級異位骨化各1 例,髖關節(jié)功能尚好,未作特殊處理。術后1 周采用Matta 的X 線標準評估骨折復位:優(yōu)7 例,良5 例,一般2 例,差1 例,優(yōu)良率為80%。末次隨訪時采用d’Aubigné 等臨床評定標準評價臨床療效:優(yōu)8 例,良5 例,一般1 例,差1 例,優(yōu)良率86.7%。 結論 ATMFS 治療髖臼后壁骨折伴髖關節(jié)后脫位,可有效提高股骨頭與髖臼解剖對應率,減少髖臼骨折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以及促進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遠期療效需進一步觀察。
目的 探討應用髖臼鎳鈦記憶合金三維內固定系統(tǒng)(acetabular tridimensional memory alloy-fixation system,ATMFS)結合自體髂骨解剖重建髖臼后壁骨折合并骨缺損的臨床效果。 方法 2002 年1 月- 2009 年2 月,收治17 例陳舊性髖臼后壁骨折合并骨缺損患者。男11 例,女6 例;年齡20 ~ 60 歲,平均41.7 歲。骨折至該次入院時間為14 ~ 180 d,平均63 d。髖臼關節(jié)面移位均≥ 3 mm。骨缺損按照美國骨科醫(yī)師協(xié)會(AAOS)髖臼骨折缺損分型標準:Ⅰ 型4 例,Ⅱ型6 例,Ⅲ型5 例,Ⅳ型2 例。手術去除殘留的髖臼后壁骨折塊和增生軟組織,復位股骨頭后取自體游離髂骨植于后壁缺損處,ATMFS 固定重建髖臼后壁,加用人工韌帶重建髖關節(jié)囊韌帶,防止股骨頭再脫位。 結果 術后3 d 骨折復位按照Matta 影像評定標準:優(yōu)8 例,良6 例,可2 例,差1 例,優(yōu)良率為82.3%。術后切口均Ⅰ期愈合,無坐骨神經損傷發(fā)生?;颊咝g后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 ~ 8 年,平均3.9 年。術后2 ~ 6 個月骨折均愈合,平均3.6 個月。術后1 例發(fā)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1 例發(fā)生髖臼周圍異位骨化。術后1 年,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按照Merle d’Aubigné-Postel 的評分系統(tǒng)評價:獲優(yōu)9 例,良6 例,可1 例,差1 例,優(yōu)良率為88.2%。 結論 ATMFS 結合自體髂骨游離移植,利用人工韌帶重建髖關節(jié)囊韌帶,是治療髖臼后壁陳舊性骨折合并骨缺損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恢復髖關節(jié)的后方穩(wěn)定,防止股骨頭再脫位。
目的 評價應用LARS 人工韌帶在關節(jié)鏡下重建后交叉韌帶,并有限切開重建后外側韌帶結構的臨床療效。 方法 2004 年11 月- 2008 年9 月,采用LARS 人工韌帶同時重建12 例后交叉韌帶伴后外側韌帶結構損傷。男10 例,女2 例;年齡19 ~ 43 歲,平均26.5 歲。交通傷10 例,重物砸傷2 例。病程4 ~ 12 周,平均6.4 周。后抽屜試驗及Lachman 試驗均為陽性。按國際膝關節(jié)文獻委員會(IKDC)評分標準均為D 級,Lysholm 評分為(53.2 ± 3.1)分。 結果 術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颊呔@隨訪,隨訪時間13 ~ 60 個月,平均32.2 個月。后抽屜試驗及Lachman 試驗均為陰性。末次隨訪時IKDC 評分均為A 級,Lysholm 評分為(91.5 ± 2.8)分,與術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KT-1000 檢查提示患膝前向及后外向松弛度差異均lt; 3 mm。 結論 應用LARS 人工韌帶在關節(jié)鏡下重建后交叉韌帶,同時有限切開重建后外側韌帶結構,術后膝關節(jié)可獲即時穩(wěn)定,利于膝關節(jié)早期活動,避免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目的研究股骨轉子間冠狀位骨折形態(tài),并探討其對復位內固定技術的影響。方法回顧分析 2017 年 8 月—2018 年 10 月收治的符合選擇標準的 46 例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臨床及影像學資料。男 15 例,女 31 例;年齡 62~91 歲,平均 72.8 歲。致傷原因:行走摔傷 35 例,墜床致傷 4 例,交通事故傷 7 例。國際內固定研究協(xié)會/美國骨創(chuàng)傷協(xié)會(AO/OTA)分型為 31-A1 型 11 例,31-A2 型 35 例。所有患者均行閉合復位髓內釘內固定,術中根據術前評估結果進行骨折復位與固定。根據患者術前 X 線片和 CT 三維重建圖像,觀察股骨轉子間冠狀位骨折線的走向和骨折塊形態(tài)特征;并對不同 AO/OTA 分型的骨折進行冠狀位骨折鑒別分析。分別計算經術前 X 線片和 CT 三維重建確診冠狀位骨折的百分比,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術后觀察骨折復位情況、內固定位置 [測量尖頂距(tip-apex distance TAD)] 與內固定可靠程度。結果X 線片不易識別冠狀位骨折,CT 三維重建圖像可清楚顯示冠狀位骨折線的走向和骨折塊形態(tài)。冠狀位骨折塊的形態(tài)特點:AO/OTA 31-A1 型,骨折線從大轉子頂端偏前部斜向后下延伸,在小轉子以上,伴或不伴小轉子骨折;AO/OTA 31-A2 型,骨折線從大轉子頂端偏前部斜向后下延伸到小轉子以下。術前 X 線片上確診 13 例(28.3%)冠狀位骨折,CT 三維重建確診 35 例(76.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1.083,P=0.000)。AO/OTA 31-A1 型患者中,X 線片和 CT 三維重建確診的冠狀位骨折比例分別為 18.2%(2/11)和 54.5%(6/11),AO/OTA 31-A2 型患者分別為 31.4%(11/35)和 82.9%(29/3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143,P=0.000;χ2=20.902,P=0.000)。在 35 例冠狀位骨折患者中 AO/OTA 31-A1 型 6 例(17.1%),AO/OTA 31-A2 型 29 例(82.9%)。患者手術時間為 80~112 min,平均 95 min;術中出血量為 180~450 mL,平均 360 mL。術后無感染、墜積性肺炎及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fā)癥。術后 3 d 復查內固定物均在合適位置,TAD 為 0.9~1.8 cm,平均 1.4 cm?;颊呔@隨訪,隨訪時間 14~18 個月,平均 16 個月。骨折均獲骨性愈合,無骨不連、內固定物松動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結論CT 三維重建較 X 線片能更好識別股骨轉子間冠狀位骨折;準確認識和分析冠狀位骨折的發(fā)生率和形態(tài)學特征,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手術策略,以促進患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