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總結月骨缺血性壞死的臨床治療進展。 方法 查閱國內(nèi)外有關月骨缺血性壞死治療研究的相關文獻,并進行綜合分析。 結果 月骨缺血性壞死治療方法較多,主要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治療方法的選擇主要依據(jù)解剖因素和Lichtman 分期。兒童患者和Lichtman 分期Ⅰ期患者宜選擇保守治療。手術治療方法主要有帶蒂骨瓣移位填塞月骨骨殼、橈骨截骨短縮術、橈骨楔形截骨術等,各有優(yōu)缺點。 結論 月骨缺血性壞死治療方式應針對患者不同癥狀及分期選擇,以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目的 評價采用骨錨治療舟骨月骨間韌帶損傷的早期臨床效果。 方法 2005 年9 月- 2008 年12 月, 采用Mitek 骨錨修復9 例舟骨月骨間韌帶損傷,其中男8 例,女1 例;年齡24 ~ 40 歲,平均31 歲。受傷距韌帶修復時間為7 ~ 40 d,平均22 d。9 例經(jīng)X 線片檢查均符合舟骨月骨間韌帶損傷診斷標準。術后定期隨訪,包括疼痛程度、腕關節(jié)活動度、雙手握力及X 線片檢查。腕關節(jié)總體功能評價采用Krimmer 腕關節(jié)評分表?;颊咦晕夜δ茉u價采用患者源性功能調(diào)查表上肢功能(DASH)評定表。 結果 患者術后切口均Ⅰ期愈合。9 例均獲隨訪,隨訪時間7 ~ 18 個月,平均10 個月。術后6 個月X線片檢查示舟骨月骨間隙及舟月角分別為(2.8 ± 0.7)mm、(53 ± 9)°,較術前的(5.1 ± 0.8) mm、(80 ±13)° 明顯減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術后12 個月腕關節(jié)屈伸活動度為(97 ± 16)°,術前為(60 ± 10)°;尺橈偏活動度為(55 ± 12)°,術前為(32 ± 9)°;雙手握力為(36 ± 7)kg,術前為(28 ± 6)kg;腕關節(jié)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為(21.0 ± 5.2)分,術前為(43.0 ± 11.0)分;以上各指標手術前后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術后18 個月腕關節(jié)總功能Krimmer 評分為(82 ± 12)分,其中優(yōu)4 例,良4 例,中1 例,與術前(56 ± 10)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術后12 個月DASH 評分為(23 ± 12)分,術前為(42 ± 14)分,手術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 結論 骨錨修復舟骨月骨間韌帶能恢復舟月骨穩(wěn)定性,術后腕關節(jié)功能明顯改善。
目的 提出衡量腕關節(jié)四角融合術后融合體穩(wěn)定性的指標,探討術后如何改善腕功能。方法 12具新鮮尸體前臂標本,男8具,女4具,左右各6肢,模擬行四角融合術后,固定于腕關節(jié)動力學測試儀上,模擬腕關節(jié)的掌屈、背伸、尺傾、橈傾等運動,運動前后攝腕關節(jié)正、側位X線片,測量并觀察頭月角(α)、橈月角(β)、頭月正位角(θ)、融合體高度(H)和融合體寬度(W)的變化,并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 腕關節(jié)由運動前中立位至掌屈50°時,α、β、H值與運動前相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1);背伸至40°時,α、β、H值與運動前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1)。腕關節(jié)由中立位至橈傾15°時, θ與W與運動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至尺傾25°時,θ與W的運動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結論 頭月角、橈月角、頭月正位角、融合體高度和融合體寬度等指標可用于衡量四角融合術后融合體的穩(wěn)定性。
目的 探討自體骨膜包裹肌腱松質(zhì)骨勻漿植入關節(jié)腔后的骨化機制,以及作為月骨替代物治療月骨無菌性壞死的可行性。方法新西蘭白兔45只,隨機分為A(骨膜組)、B(復合體組)、C(對照組)3組,每組15只。分別于兔膝關節(jié)腔內(nèi)植入骨膜包繞肌腱、骨膜包繞肌腱松質(zhì)骨勻漿及單純肌腱球。術后3、6和9周取材,測量定量CT骨密度值,組織切片采用HE染色和免疫組織化學ABC法,在光鏡下觀察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分布。結果 術后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顯示,BMP A組3周為陰性, 9周呈陽性,主要分布于新生軟骨細胞;B組3周為陽性, 9周呈強陽性, 主要分布于新生骨細胞和軟骨細胞;C組始終為陰性。各組各時間點定量CT骨密度值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除3周時A、C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外,其余各組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 自體骨膜包裹肌腱松質(zhì)骨勻漿在骨膜及松質(zhì)骨勻漿中BMP的誘導作用下可形成大量骨和軟骨,有較強支撐作用,為其用作月骨替代物提供實驗依據(jù)。
目的 明確穩(wěn)定舟骨近極的韌帶及斷裂后橈腕關節(jié)面應力的改變,闡明舟骨環(huán)形征的臨床意義。方法 實驗分為兩部分,分別通過5側上肢標本的解剖學觀察,確定穩(wěn)定舟骨近極的韌帶;通過橈側、尺側屈腕肌腱及橈側、尺側伸腕肌腱,垂直加載12 kg負荷5分鐘,應用壓敏薄膜及FPD-305E、FPD-306E系統(tǒng),分別測量腕關節(jié)中立、掌屈、背伸、尺偏及橈偏時,正常及韌帶斷裂后舟骨窩、月骨窩應力的變化。結果 解剖學觀察發(fā)現(xiàn),穩(wěn)定舟骨近極的韌帶為:橈舟頭韌帶、長橈月韌帶及舟月骨間韌帶,其中長橈月韌帶和舟月骨間韌帶起到限制舟骨近極向背側移位的作用。生物力學研究結果表明,在穩(wěn)定舟骨近極的韌帶斷裂后,背伸位時,舟骨窩橈側亞區(qū)應力(0.90±0.43)與正常(0.85±0.15)無差異,但掌側(0.59±0.20)、尺側(0.52±0.05)及背側亞區(qū)(0.58±0.23)應力較正常(相對應力為0.77±0.13、0.75±0.08、0.68±0.09)減?。恢辛?、掌屈、橈偏及尺偏位時,舟骨窩內(nèi)各亞區(qū)應力與正常相比增大或無差異;而月骨窩在中立位時,各亞區(qū)的應力增大;掌屈、背伸、橈偏及尺偏位時,各亞區(qū)的應力減小或無差異。結論 在月骨無菌性壞死ⅢB期,舟骨窩承受的負荷增加,在治療方法的選擇上,應注意矯正舟骨的旋轉半脫位,防止后期出現(xiàn)橈舟關節(jié)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
目的 防止月骨缺血性壞死后腕骨排列進行性紊亂,緩解腕痛,增加握力,改善功能。方法 1992年1月~1997年1月,采用腕關節(jié)神經(jīng)支切斷,月骨假體置換術治療月骨缺血性壞死6例。結果 術后隨訪最短10個月,最長54個月,平均隨訪時間32個月,優(yōu)良率83.3%。結論 骨間前、后神經(jīng)腕關節(jié)支切斷術聯(lián)合月骨假體置換術治療月骨缺血性壞死,術后能獲得無痛的關節(jié)。腕關節(jié)神經(jīng)支切斷聯(lián)合假體置換是治療月骨缺血性壞死的一種效果較好的方法。
應用成人尸體上肢50例,研究了豌豆骨的營養(yǎng)動脈。另用60張正常人左手前后位X線片,測量月骨的垂直徑和橫徑。證實豌豆骨可替代月骨。討論了豌豆骨的血供特點,手術操作注意事項等。
自1985年以來,在對50側新鮮成人上肢標本解剖觀察的基礎上,設計了以骨間掌側動脈背側支為血管筋膜蒂的頭狀骨移位,替代晚期缺血壞死、關節(jié)面完全破壞的月骨,重建橈腕關節(jié)功能。臨床應用6例,隨訪6個月~4年,手術效果滿意。介紹了解剖依據(jù),手術優(yōu)缺點,適應證等。
目的:介紹以骨間前動脈背側支為蒂的頭狀骨移位治療晚期月骨無菌性壞死。方法:對7例Lichtman分Ⅲ、Ⅳ期月骨無菌性壞死患者采用壞死月骨摘除,以骨間前動脈背側支為蒂的頭狀骨移位替代壞死月骨。結果:術后隨訪1~5年,平均32個月,移位頭狀骨有可靠血運,6例腕痛消失,1例仍有輕度腕痛,優(yōu)良率100%。結論:應用該法替代月骨支撐腕關節(jié),符合腕關節(jié)功能解剖,是治療Ⅲ、Ⅳ期月骨無菌性壞死的有效方法。
目的分析尺骨撞擊綜合征的X線平片、CT及MRI表現(xiàn),并探討MRI在尺骨撞擊綜合征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回顧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符合臨床標準的18例尺骨撞擊綜合征患者的腕關節(jié)正位片、CT三維重建像及MRI冠狀像,著重觀察并記錄尺骨頭、月骨和三角骨影像特征。 結果17例患者為尺骨陽性變異(94.6%),變異范圍1.5~3.8 mm,平均2.6 mm;1例患者為尺骨中性變異,加攝腕關節(jié)動力位片顯示為尺骨陽性變異。X線平片示14例月骨、12例三角骨及3例尺骨頭不同程度骨質(zhì)硬化或囊變;CT示16例月骨異常,6例伴缺血性壞死,三角骨壞死4例,月骨和三角骨同時壞死3例;MRI示所有患者表現(xiàn)為月骨尺側面、三角骨橈側面、尺骨關節(jié)軟骨以及三角纖維軟骨盤(TFC)不同程度損傷、退變,發(fā)生率分別是:月骨尺側面18例,三角骨橈側面17例,尺骨頭關節(jié)面12例,TFC損傷15例,病變早期骨髓不同程度水腫,隨后呈大小不一囊變樣,晚期關節(jié)面塌陷。 結論尺骨陽性變異對尺骨撞擊綜合征的診斷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MRI可準確、全面顯示尺骨撞擊綜合征早期改變,從而為臨床診治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