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y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朱振安" 2條結果
  • 無菌性松動人工全髖關節(jié)假體周圍界膜組織血管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人工全髖關節(jié)假體無菌性松動后假體周圍組織的血管化程度,探討其與假體周圍骨溶解的關系。 方法取2009年10月-2012年6月22例(22髖)因假體無菌性松動行髖關節(jié)翻修術患者假體周圍界膜組織,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齡53~81歲;假體使用壽命6~14年。術中根據(jù)假體周圍標準分區(qū)法,結合術前影像學表現(xiàn),將假體周圍界膜組織分為骨溶解區(qū)組和非骨溶解區(qū)組。另取同期8例(8髖)行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的骨關節(jié)炎患者滑膜組織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例,女5例;年齡58~72歲。行HE染色觀察組織學特征,根據(jù)骨溶解區(qū)組金屬或聚乙烯顆粒數(shù)量行磨損程度分級。采用CD34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對組織內(nèi)的血管進行標記,計算微血管密度及微血管指數(shù),比較不同組間血管化程度以及不同磨損程度下血管化程度的變化。 結果組織學觀察骨溶解區(qū)組界膜組織中可見磨損顆粒聚集以及單核-巨噬細胞浸潤廣泛,非骨溶解區(qū)組以纖維細胞為主。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示,非骨溶解區(qū)組微血管密度和微血管指數(shù)較骨溶解區(qū)組和對照組顯著降低(P<0.05);骨溶解區(qū)組以上指標較對照組低,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金屬、聚乙烯顆粒重度磨損組織微血管密度和微血管指數(shù)均較對應的輕度磨損組織明顯減少(P<0.05);相同磨損程度時,聚乙烯磨損顆粒以上指標均較金屬磨損顆粒高,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界膜組織內(nèi)單核細胞發(fā)揮吞噬功能需要一定數(shù)量的微血管和血供,假體-骨界面組織微血管損傷或者血供減少,可能是造成假體周圍骨整合不良和假體無菌性松動的重要原因。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HA 復合rhBMP-2 轉(zhuǎn)染的BMSCs 對羊脛骨延長骨愈合的影響

    【摘 要】 目的 評價HA 復合rhBMP-2 的腺病毒(adenovirus mediated rhBMP-2,Adv-rhBMP-2)轉(zhuǎn)染的羊BMSCs 對骨痂延長骨愈合的影響。 方法 成年山羊19 只,雌雄不限,體重15 ~ 20 kg。于每只羊髂嵴上穿刺抽取骨髓10 mL,常規(guī)傳代培養(yǎng)BMSCs。取第3 代BMSCs,以感染復數(shù)200 轉(zhuǎn)染腺病毒。取0.25% 胰蛋白酶消化轉(zhuǎn)染后3 d 的細胞1 ×108 個,與HA 充分混勻制備Adv-rhBMP-2/BMSCs/HA。建立山羊右側脛骨延長模型,術后立即于截骨部位注射自體細胞復合物。按術后注入物質(zhì)不同隨機分成4 組:A 組為Adv-rhBMP-2/BMSCs/HA 組(n=6),B 組為Adv-rhBMP-2/BMSCs 組(n=5),C 組為Adv-β-gal/BMSCs/HA 組(n=4),D 組為空白組(n=4)。術后第7 天開始行脛骨延長,速度1 mm/d,共延長4 周。術后5、8、12 周攝X 線片觀察骨痂生長情況,12 周處死動物,取標本分別行骨密度檢測、生物力學測定、組織學觀察和骨形態(tài)計量學分析。 結果 X 線片檢查示,術后5、8 周A、B 組骨痂生成量明顯多于C、D 組,X 線片定量評分A、B 組明顯高于C、D 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12 周各組均在骨延長部位形成連續(xù)骨痂。骨密度測定:術后12 周A、B、C、D 組延長部位骨礦物質(zhì)含量分別為(4.175 ± 1.921)、(2.600 ± 0.638)、(2.425 ± 0.826)和(1.175 ± 0.574) g,骨礦物質(zhì)密度分別為(0.612 ± 0.196)、(0.630 ± 0.159)、(0.450 ± 0.166)和(0.266 ± 0.113)g/cm2,A、B 組顯著高于C、D組(P lt; 0.05)。生物力學測定:A、B、C、D 組最大載荷分別為(490.20 ± 155.08)、(350.59 ± 80.48)、(221.95 ± 68.79)和(150.65 ± 92.29)N,彈性模量為(178.24 ± 105.80)、(105.88 ± 27.09)、(81.18 ± 48.67)和(50.35 ± 47.64)MPa,各指標A組顯著高于C、D 組(P lt; 0.05)。組織學觀察見A 組骨延長處大量新生骨組織,骨小梁多為縱行網(wǎng)狀排列。骨形態(tài)計量分析示A、B、C、D 組新骨體積分別為72.35% ± 5.68%、67.58% ± 7.42%、49.63% ± 4.87% 和38.87% ± 2.35%,A 組新生骨生成量明顯比D 組多(P lt; 0.05)。 結論 HA 復合rhBMP-2 修飾的BMSCs 制備的組織工程骨可促進羊脛骨延長骨愈合。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0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