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觀察基質金屬蛋白酶(MMP)-9及其組織型金屬蛋白酶抑制劑(TIMP)-1、一氧化氮(NO)和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內毒素誘導性葡萄膜炎(EIU)眼組織中的變化。 方法 9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隨機分為實驗組(81只)和對照組(9只)。實驗組大鼠雙后足墊注射傷寒桿菌內毒素(LPS)200 μl建立EIU模型;對照組大鼠不予注射。在LPS注射后0、6、12、18、24、48、72、96h和7d分別處死9只實驗組大鼠,觀察眼部改變并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檢測血漿、房水和葡萄膜組織的NO含量和房水蛋白濃度。免疫組織化學方法和計算機圖像分析系統(tǒng)檢測MMP-9、TIMP-1和iNOS的表達及其平均吸光度[A, 舊稱光密度(OD)]值。 結果 虹膜、睫狀體的上皮細胞和滲出的炎性細胞表達iNOS、MMP-9和TIMP-1。房水蛋白濃度,血漿、房水和葡萄膜組織中NO含量,以及MMP-9的A值與炎癥程度呈正相關,iNOS和TIMP-1的A值與炎癥程度無明顯相關性。iNOS在LPS注射后6h可見表達,12h達高峰,以后逐漸下降。TIMP-1表達出現(xiàn)于24h,72h時達高峰。 結論 在EIU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 MMP-9、TIMP-1、NO、iNOS的含量或表達發(fā)生變化,提示它們參與EIU的病理過程。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05, 21: 371-374)
目的觀察后鞏膜加固手術治療病理性近視黃斑劈裂(MF)的臨床效果。 方法前瞻性臨床研究。臨床確診為MF的36例患者36只眼納入研究。自愿接受后鞏膜加固手術治療者24例24只眼作為手術組;同意定期隨訪,但不愿意接受手術治療者12例12只眼作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眼軸長度、等效球鏡度數(shù)、最佳矯正視力(BCVA)、黃斑劈裂類型、黃斑中心凹視網(wǎng)膜劈裂高度(CFT)、劈裂最高值(MxFT)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手術組患眼治療后3、6、9個月時隨訪;對照組患眼首診后每隔3個月隨訪。均隨訪9個月。對比觀察患眼BCVA、CFT和MxFT變化以及視網(wǎng)膜復位情況。同時觀察手術組患眼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結果手術組24只眼中,劈裂腔消失、視網(wǎng)膜完全復位6只眼,占25.0%;劈裂腔隙不同程度縮小、視網(wǎng)膜層間積液吸收、視網(wǎng)膜部分復位16只眼,占66.7%;視網(wǎng)膜未復位2只眼,占8.3%。視網(wǎng)膜未復位2只眼分別表現(xiàn)為黃斑裂孔、劈裂腔高度增加。對照組12只眼視網(wǎng)膜均未復位,其中2只眼在隨訪后第6、8個月時出現(xiàn)黃斑裂孔性視網(wǎng)膜脫離,占16.7%。與治療前比較,手術組患眼治療后BCVA(Z=-3.430)明顯提高,CFT(Z=-2.707)明顯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xFT無明顯變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Z=-0.670,P>0.05)。與首診時比較,對照組患眼隨訪第9個月時BCVA無明顯變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Z=-1.840,P>0.05);CFT、MxFT均明顯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803、-2.040,P<0.05)。手術組患眼均未發(fā)生眼壓增高、眼底出血、黃斑前膜、眼內炎、渦靜脈回流障礙、眼前部缺血綜合征等并發(fā)癥。 結論后鞏膜加固手術治療MF,可提高患眼視力,降低CFT;未見手術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