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討新型生物活性陶瓷復合材料成骨效應,為人工骨替代材料臨床應用提供依據(jù)。方法 小鼠96只,隨機分為4組,每組24只。采用具有誘導活性的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分別與羥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磷酸三鈣(tricalcium phosphate,TCP)、膠原復合羥基磷灰石(collagen HA,CHA)及氟化羥基磷灰石(fluoridated HA,F(xiàn)HA)復合,將4種復合材料(HA/BMP,TCP/BMP,CHA/BMP及FHA/BMP)分別植入4組小鼠左側股部肌肉內為實驗側,右側分別植入HA、TCP、CHA及脫鈣牙基質(decalcified dentin matrix,DDM)作為對照,在1、3、5及7周取材作大體觀察、組織形態(tài)學、掃描電鏡觀察及生化測定。結果 各組實驗側及第4組對照側植入后1周軟骨形成,第1~3組對照側為纖維結締組織;3周時各組實驗側均有較多的成熟骨組織,組織堿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均為陽性。各組對照側材料被結締組織包囊,ALP染色陰性,未見骨組織形成。各組實驗側材料ALP活性及磷(phosphrus,P)檢測水平明顯高于相應的對照側材料,實驗側與對照側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TCP/BMP復合材料明顯高于另3種復合材料,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7周各實驗側及對照側骨形成,組織ALP反應、ALP及P檢測水平與3周結果基本一致。結論 BMP復合HA、TCP、CHA及FHA 4種材料都具有誘導成骨活性的作用,其中TCP/BMP復合材料最明顯,是一種較理想的人體硬組織替代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