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綜述遺傳性高凝狀態(tài)(heritable hypercoagulable state, HHCS)與股骨頭缺血性壞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相關性的研究進展。 方法 廣泛查閱近年有關HHCS 相關基因突變與ANFH 關系的文獻,并總結分析。 結果 研究表明,凝血因子Ⅴ基因G1691A、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5,10- 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基因C677T、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基因4G/5G 以及組織因子途徑抑制劑基因等多種HHCS 相關基因突變與ANFH存在一定關系。 結論 HHCS 可能是ANFH 的遺傳學易感因素,HHCS 在我國ANFH 發(fā)生發(fā)展中所發(fā)揮的作用有待進一步研究明確。
目的 探討局部單次使用bFGF 及5- 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促進屈肌腱愈合和防止粘連形成的效果。 方法 成年雄性來亨雞90 只,體重3.0 ~ 3.5 kg,隨機分為3 組,每組30 只。顯露實驗動物右爪第3 趾趾深屈肌腱,A 組切斷肌腱后在斷端使用纖維蛋白封閉劑(fibrin sealant,FS)0.6 μL,原位縫合修復橫斷肌腱;B 組肌腱斷端使用bFGF 和FS 混合物 0.6 μL(內含bFGF 500 ng),原位縫合修復橫斷肌腱;C 組在肌腱切斷前先用5-FU 浸泡肌腱,其余處理同B 組。術后觀察實驗動物一般情況,于1、2、4、8 周每組各取6 只雞第3 趾行大體及組織學觀察,術后8 周每組另取6 只雞第3 趾行生物力學測定。 結果 術后實驗動物全部存活至實驗完成,無肌腱斷裂發(fā)生。術后8 周,A 組肌腱粘連程度與B、C 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C 組粘連程度較B 組輕(P lt; 0.05)。組織學觀察示,術后1、2、4 周A 組腱鞘、腱外膜及腱實質的成纖維細胞數均較B 組少(P lt; 0.05);C 組在腱鞘、腱外膜少于A、B 組(P lt; 0.05),而在腱實質比A 組多(P lt; 0.05),與B 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術后8 周,各組間成纖維細胞數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術后4、8 周A 組腱鞘、腱外膜及腱實質的膠原纖維含量均少于B 組(P lt; 0.05)。在腱鞘、腱外膜,術后4 周A 組多于C 組(P lt; 0.05),術后8 周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在腱實質,各時間點A 組均少于C 組(P lt; 0.05)。各時間點B 組在腱鞘、腱外膜的膠原纖維含量均多于C 組(P lt; 0.05),而在腱實質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生物力學測定:A、B、C 組肌腱滑動距離分別為(3.51 ± 0.56)、(2.84 ± 0.42)、(4.56 ± 0.59) mm,屈曲功分別為(14.08 ± 1.85)、(20.62 ± 3.52)、(10.91 ± 1.53)N·mm,最大抗拉力分別為(11.26 ± 1.83)、(15.02 ± 2.20)、(14.4 ± 1.57) N。各組肌腱滑動距離和屈曲功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B、C 組間最大抗拉力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但均大于A 組(P lt; 0.05)。 結論 局部單次使用bFGF 及5-FU 在有效促進雞屈肌腱愈合的同時能減輕肌腱粘連。
目的 探討外源性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對鞘內肌腱愈合和粘連形成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來亨雞90只隨機平均分成3組,每組30只,制備右爪第3趾趾深屈肌腱橫斷模型。A組肌腱橫行切斷后原位縫合;B組肌腱斷端應用纖維蛋白封閉劑(fibrin sealant, FS)0.6μl后,原位縫合修復橫斷肌腱;C組則在斷端使用bFGF和FS混合物06 μl (內含bFGF 500 ng)后,原位縫合修復橫斷肌腱。術后1、2、4、8周,每組各取6只雞第3趾行大體及組織學觀測,術后8周每組再取6只雞第3趾行生物力學測定。結果 大體觀察:術后8周各組肌腱粘連程度分級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組織學觀測:術后1、2、4、8周成纖維細胞計數及術后4、8周膠原纖維含量,A、B兩組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Pgt;0.05); C組與A、B兩組比較,術后1、2、4周成纖維細胞數及術后4、8周膠原纖維含量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生物力學測定:術后8周,A、B、C組肌腱滑動距離分別為3.44±0.43、3.51±0.56和2.84±0.42 mm,屈曲功分別為14.87±1.72、14.08±1.85和20.62±3.52 Nmm,最大抗拉力分別為10.34±1.45、11.26±1.83和15.02±2.20 N,A、B兩組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但C組與A、B兩組比較,各指標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結論 在肌腱斷端使用外源性bFGF能促進鞘內肌腱的愈合,但也加重了肌腱的粘連。
目的通過與正常個體相比,應用基因芯片技術篩選激素性股骨頭缺血性壞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差異表達基因。 方法取3例激素性ONFH男性患者自愿捐贈的壞死股骨頭組織,年齡分別為25、31、38歲;另1例正常股骨頭組織取自因交通意外死亡的26歲健康男性捐獻者尸體。4例標本進行HE染色,觀察組織學形態(tài);抽提標本總RNA,測定其純度;并逆轉錄合成cDNA探針,與芯片雜交后獲得熒光信號,分析ONFH骨組織與正常骨組織中差異表達的基因。 結果正常股骨頭組織可見完整骨單位由連續(xù)完整的板層骨構成,圍繞血管呈同心圓排列,骨小梁陷窩內可見正常骨細胞;激素性ONFH標本可見髓腔內脂肪組織、脂肪細胞增多,并充填于髓腔,微血管受擠壓,骨小梁內骨細胞數量減少,核染色質深染,細胞核固縮、裂解或消失,部分骨陷窩中骨細胞消失,骨小梁變細、稀疏、中斷,單位視野內骨組織面積減小??俁NA抽提電泳圖顯示,4個樣本總RNA 28S、18S的條帶清晰,亮度比約為2∶1,提示總RNA質量好?;蛐酒夹g篩選出44條差異表達基因,其中上調基因28條,下調基因16條,涉及差異表達的基因歸為7大類:細胞代謝基因、信號轉導基因、基因與蛋白表達基因、細胞分裂基因、細胞防御基因、細胞結構/細胞運動基因以及未分類基因。 結論應用基因芯片技術篩選出44條激素性ONFH差異表達基因,為進一步研究ONFH發(fā)病機制提供了依據。
目的總結關節(jié)鏡下手術治療股骨髖臼撞擊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的中期療效。方法回顧分析 2014 年 7 月—2015 年 12 月收治并符合選擇標準的 131 例(132 髖)FAI 患者臨床資料。男 68 例,女 63 例;年齡 17~68 歲,平均 42.5 歲。左髖 72 例,右髖 58 例;雙髖 1 例。病程 3~120 個月,平均 35 個月。關節(jié)鏡下行髖臼和/或股骨頭頸成形、盂唇修補,同時松解粘連的髂腰肌腱、清理撕裂的圓韌帶。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及髖關節(jié) Harris 評分(HHS)評價療效。結果術后除 2 例出現陰部神經麻痹、3 例足背麻木外,無其他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颊呔@隨訪,隨訪時間 20~36 個月,平均 27.7 個月。術后 3 個月及末次隨訪時 VAS 評分及 HHS 評分與術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 3 個月與末次隨訪時比較,差異亦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影像學復查顯示患側髖關節(jié)間隙完全正常,股骨頭頸及髖臼成形部位無撞擊征象出現。結論關節(jié)鏡下手術治療 FAI,在行髖臼和/或股骨頭頸成形的同時修補撕裂盂唇,中期療效滿意,是一種安全、有效、微創(chuàng)的治療方法。
目的探討髖關節(jié)外科脫位術治療股骨髖臼撞擊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的中期療效。方法2014 年 4 月—2015 年 8 月,采用髖關節(jié)外科脫位術治療 15 例(16 髖)FAI。男 12 例,女 3 例;年齡 22~59 歲,平均 36.6 歲。單髖 14 例,雙髖 1 例。病程 4~120 個月,平均 28 個月。術前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為(7.9±1.0)分,髖關節(jié) Harris 評分為(44.1±9.3)分。結果術后切口均Ⅰ期愈合,無血管神經損傷、感染等早期并發(fā)癥發(fā)生?;颊呔@隨訪,隨訪時間 30~46 個月,平均 39.5 個月。術后 3 個月及末次隨訪時,VAS 評分分別為(2.5±1.6)、(0.5±0.7)分,髖關節(jié) Harris 評分分別為(85.5±4.4)、(95.6±3.9)分,均顯著優(yōu)于術前(P<0.05);術后兩時間點間比較差異亦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末次隨訪時,髖關節(jié)功能滿意(Harris 評分≥90 分)率達 93.8%(15/16)。X 線片復查示,患側髖關節(jié)股骨頭頸及髖臼成形部位無撞擊征象出現。隨訪期間無內固定物松動、截骨處不連、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異位骨化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結論髖關節(jié)外科脫位術在行髖臼和/或股骨頭頸成形同時修補撕裂的盂唇,治療 FAI 中期療效滿意。
目的 探討單側供體吻合血管游離腓骨移植治療雙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臨床療效。 方法 2007年6 月- 2008 年1 月,采用單側供體吻合血管游離腓骨移植治療雙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14 例。男12 例,女2 例;年齡17 ~ 57 歲,平均36.6 歲。病因:激素性3 例,酒精性4 例,特發(fā)性7 例。Steinberg 分期:Ⅱ期16 髖,Ⅲ期10 髖,Ⅳ期2 髖;各期髖關節(jié)術前Harris 評分分別為(77.50 ± 4.19)、(69.70 ± 2.76)、(59.50 ± 0.50)分。記錄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術后根據X 線片表現、Harris 評分及并發(fā)癥情況評價療效。 結果 術中切取腓骨時間為10 ~ 32 min,平均20 min;手術時間為100 ~ 240 min,平均140 min;術中出血量200 ~ 500 mL,平均280 mL。術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4 例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2 ~ 40 個月,平均24 個月。術后1 例出現大腿前外側皮膚麻木和感覺減退,1 例足背感覺異常,1 例踝關節(jié)活動不適,均于術后1 年恢復正常。術后1 年,X 線片示23 髖(82.1%)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改善,5 髖(17.9%)穩(wěn)定;Steinberg Ⅱ、Ⅲ、Ⅳ期髖關節(jié)Harris 評分分別為(93.90 ± 4.84)、(88.50 ± 8.13)、(78.00 ± 0.00)分,與術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 結論 單側供體吻合血管游離腓骨移植治療雙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具有手術時間短、損傷小、術中出血少,以及術后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好等優(yōu)點。
目的 探討解剖型橈骨遠端掌側鎖定接骨板內固定治療老年陳舊性橈骨遠端骨折的手術復位固定技巧并評價其療效。 方法 2014 年 10 月—2015 年 9 月,采用解剖型橈骨遠端掌側鎖定接骨板治療 25 例老年陳舊性橈骨遠端骨折。其中男 3 例,女 22 例;年齡 65~87 歲,平均 73 歲。致傷原因:摔傷 19 例,交通事故傷 6 例。均為閉合性骨折,按 AO 分型:A2 型 10 例,A3 型 7 例,B3 型 3 例,C1 型 5 例。其中 18 例因骨折不穩(wěn)定行手法復位石膏固定,之后復位丟失行手術治療;7 例未接受任何治療。病程 33~126 d,平均 61 d。術前掌傾角(–16.0±3.1)°,尺偏角(10.8±7.0)°,橈骨短縮(11.2±3.6)mm,腕關節(jié)屈曲活動度(41.0±7.5)°,腕關節(jié)背伸活動度(42.0±6.3)°,握力為健側的 33.0%±3.1%。 結果 術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無術后早期并發(fā)癥發(fā)生。25 例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 1~1.5 年,平均 1.3 年。X 線片復查示所有患者骨折均順利愈合,愈合時間為 8~12 周,平均 9.2 周;關節(jié)面移位均<1 mm。末次隨訪時橈骨遠端掌傾角為(13.1±3.2)°,尺偏角為(21.9±4.6)°,橈骨短縮(2.0±1.1)mm,腕關節(jié)屈曲活動度為(52.0±11.7)°,腕關節(jié)背伸活動度為(65.0±4.8)°,握力為健側的 84.0%±4.2%,均較術前顯著改善(P<0.05)。末次隨訪時采用 Gartland 和 Werley 評分評價療效,優(yōu) 15 例,良 6 例,可 2 例,差 2 例,優(yōu)良率 84%。 結論 利用解剖型橈骨遠端掌側鎖定接骨板設計上的優(yōu)勢,輔以適當的手術技巧,能較好地復位固定老年陳舊性橈骨遠端骨折,取得滿意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