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總結對胸腹主動脈瘤IV型行血管外科和腔內(nèi)微創(chuàng)術治療患者的護理要點及經(jīng)驗。 方法 2007年11月-2008年1月對收治的1例胸腹主動脈瘤IV型行血管外科和腔內(nèi)微創(chuàng)術患者,術前做好心理護理,控制血壓,完善術前相關檢查等;術后做好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預防術后吻合口出血、支架移位、內(nèi)漏、腸壞死、腎功能衰竭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各項護理工作?!〗Y果 患者無并發(fā)癥發(fā)生,痊愈出院,治療和護理效果滿意。 結論 圍手術期實施正確恰當?shù)淖o理是保證手術和治療效果的關鍵。
目的:探討覆膜支架治療外傷性頸內(nèi)動脈海綿竇瘺(TCCF)的臨床治療經(jīng)驗。方法:11例TCCF經(jīng)血管內(nèi)介入治療,1例外傷性頸內(nèi)動脈海綿竇瘺患者復發(fā),壓迫頸總動脈無效,行球囊閉塞頸內(nèi)動脈及瘺口。結果:術后雜音立即消失,數(shù)天后結膜水腫消退,造影見瘺口完全閉塞,10例TCCF患者頸內(nèi)動脈保持通暢。1例患者頸內(nèi)動脈閉塞。無操作所產(chǎn)生的并發(fā)癥出現(xiàn)。結論:覆膜支架是處理TCCF的有效手段;瘺口再通可能與支架移位、貼壁不良有關。壓迫頸總動脈對再通瘺口的治療無效。
目的 總結采用覆膜支架腔內(nèi)隔絕術治療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的臨床經(jīng)驗。 方法 2008年8月至2012年10月安慶市立醫(yī)院對26例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患者行覆膜支架腔內(nèi)隔絕術治療,男21例,女5例;年齡(52.4±10.3)歲。術后定期復查CT血管成像。 結果 所有患者支架釋放全部成功,無死亡、中轉開胸和截癱。術后發(fā)現(xiàn)支架覆蓋腹腔干及腸系膜上動脈1例,急診行旁路移植術;多發(fā)性腦梗塞1例,輕度Ⅰ型內(nèi)漏2例,未予特殊處理;股動脈狹窄3例,其中1例嚴重狹窄者行大隱靜脈移植術,2例中度狹窄者給予保守治療。隨訪22例,隨訪時間(23.5±15.9)個月。隨訪期間CT血管成像顯示所有患者支架無移位,主動脈真腔較術前明顯擴大,假腔血栓形成。 結論 覆膜支架腔內(nèi)隔絕術創(chuàng)傷小、效果佳、并發(fā)癥少,是治療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的有效方法。
目的總結主動脈覆膜支架腔內(nèi)隔絕術治療成人巨大動脈導管未閉( PDA)的經(jīng)驗,并對其療效進行評價。方法回顧性分析 2010年 9月至 2011年 8月青海省心腦血管病??漆t(yī)院 8例 PDA患者行主動脈覆膜支架腔內(nèi)隔絕術治療的臨床資料,其中男 5例,女 3例;年齡(30.4±9.3)歲。主動脈造影顯示 PDA最窄內(nèi)徑為(21.0±3.0)mm;肺動脈收縮壓( 76.6±9.4)mm Hg。結果 8例患者中 7例一次性隔絕成功。術后即刻血管造影顯示 6例動脈導管完全封閉, 2例殘余少量左向右分流。術后 2周超聲心動圖及大血管 CT血管造影顯示:殘余分流消失,肺動脈收縮壓( 43.5±7.2)mm Hg,顯著降低。術后左心室舒張期末內(nèi)徑較術前明顯減?。郏?2.0±5.2) mm vs.(69.0±11.1)mm]。隨訪 8例,隨訪時間 1~ 11(7.2±1.1)個月,隨訪期間胸部 X線示:肺血明顯減少,心胸比率明顯減小。結論應用主動脈覆膜支架腔內(nèi)隔絕術治療成人巨大 PDA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
目的 探討不宜單獨行腔內(nèi)隔絕治療、累及弓部的主動脈夾層雜交手術治療方法及其療效?!》椒ā』仡櫺苑治?008年11月至2011年8月成都軍區(qū)總醫(yī)院15例累及弓部的主動脈夾層患者行雜交手術治療的臨床資料,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齡51~72 (58.2±7.2)歲。Stanford A型主動脈夾層4例,B型主動脈夾層11例,病變均累及主動脈弓。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或加頸部切口行升主動脈至頭臂動脈旁路移植、單純頸部切口行頭臂動脈間旁路移植,然后行股動脈切口逆行主動脈腔內(nèi)覆膜支架植入。術后即刻行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SA),術后3個月、術后1年和2年分別隨訪CT造影資料,觀察支架和人工血管通暢情況?!〗Y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術,并植入覆膜支架。術中血管造影證實支架植入定位準確,支架無明顯內(nèi)漏和移位。主動脈夾層真腔血流恢復正常,旁路血管血流通暢,圍術期無死亡和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隨訪15例,隨訪時間3~20 (12.0±4.1)個月,所有患者均生存,恢復正常生活。術后3個月及術后1年、2年復查主動脈增強CT示:支架無移位和內(nèi)漏,支架內(nèi)及人工血管旁路血流通暢,未見腦部和肢體缺血征象?!〗Y論 累及弓部的主動脈夾層可根據(jù)受累部位和程度采用不同的雜交手術方法,安全、有效,能明顯減輕患者的創(chuàng)傷和痛苦,該方法擴大了介入覆膜支架腔內(nèi)治療的適應證,但遠期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
【摘要】 目的 總結血管腔內(nèi)覆膜支架植入術治療腹主動脈瘤患者圍手術期并發(fā)癥的預防、觀察和臨床護理要點?!》椒ā?008年1-8月行血管腔內(nèi)覆膜支架植入術治療的27例腹主動脈瘤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Y果 27例手術均獲成功,術后未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治療及護理效果良好?!〗Y論 有效的護理措施是保證治療成功的重要因素。【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prevention, observation and clinical care of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27 patients with AAA who underwent endovascular covered stent grafting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August 2008. Results With appropriate treatment and good care, all grafting surgeries were successful without any sever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Effective care measures are an important factor to ensure successful treatment.
目的探討覆膜Cheatham-platinum(CP)支架治療主動脈縮窄(coarctation of aorta,CoA)的臨床療效。 方法回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9月符合納入標準的15例CoA患者臨床資料。其中男8例,女7例;年齡13~56歲,平均27.7歲。共16處病變,其中15處位于左鎖骨下動脈起始部以遠,1處位于左頸總動脈起始部與左鎖骨下動脈起始部之間。根據(jù)主動脈造影檢查結果選擇合適的覆膜CP支架和BIB(balloon in balloon)球囊,在透視引導下,順序擴張內(nèi)、外球囊,將覆膜CP支架準確置于病變部位,記錄跨縮窄段收縮壓壓差及縮窄程度改變情況。 結果15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缈s窄段收縮壓壓差由術前(58.1±19.5)mm Hg(1 mm Hg=0.133 kPa)下降為術后即刻(6.2±5.6)mm Hg,病變部位狹窄程度由術前73.8%±12.8%下降為術后即刻16.7%±5.6%,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2.483,P=0.000;t=15.631,P=0.000)?;颊叽┐厅c愈合良好,無穿刺點動脈夾層、假性動脈瘤及明顯皮下血腫發(fā)生,患者術后48 h內(nèi)均可下床適度行走。住院時間為6~18 d,平均11.1 d。15例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81個月,平均29.7個月?;颊哳^暈癥狀均明顯減輕,運動耐量明顯改善;上、下肢動脈收縮壓壓差均<20 mm Hg;末次隨訪時收縮壓及舒張壓均較術前明顯改善(t=7.725,P=0.000;t=3.651,P=0.000)。主動脈造影示支架位置正常,形態(tài)良好,無夾層及動脈瘤形成,無再縮窄發(fā)生。 結論采用覆膜CP支架治療青少年及成人CoA的近中期療效良好,并發(fā)癥率低,遠期療效有待進一步隨訪觀察。
目的探討胸主動脈腔內(nèi)修復術(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療覆膜支架近端錨定區(qū)不良的胸主動脈鈍性傷(blunt thoracic aortic injury,BTAI)的臨床療效。 方法回顧分析2007年12月-2014年12月采用TEVAR治療的13例覆膜支架近端錨定區(qū)不良的BTAI患者臨床資料。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齡24~64歲,平均44歲。術前影像學檢查提示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7例,假性動脈瘤3例,動脈瘤1例,穿透性潰瘍2例。根據(jù)支架近端錨定區(qū)Mitchell分區(qū)位置不同,單純行覆膜支架置入覆蓋左鎖骨下動脈(left subclavianartery,LSA)8例;煙囪技術重建LSA 3例;煙囪技術重建左頸總動脈2例(其中1例采用彈簧圈栓塞LSA起始部以避免Ⅱ型內(nèi)漏,1例采用原位開窗技術重建LSA)。 結果手術均順利完成,手術時間1~3 h,平均1.8 h;術中出血量30~200 mL,平均120 mL;住院時間7~37 d,平均15 d。無圍手術期死亡、截癱發(fā)生。13例均獲隨訪,隨訪時間3~30個月,平均18個月。術中發(fā)生Ⅰ型內(nèi)漏1例(7.7%),未予以特殊處理,于術后6個月自愈;1例術后3周出現(xiàn)穿刺部位皮下血腫,伴正中神經(jīng)壓迫癥狀,超聲檢查提示肱動脈假性動脈瘤并血栓形成,行肱動脈假性動脈瘤切除術,術后恢復尚可。所有患者術后未見明顯胸背痛、憋氣、左上肢乏力、麻木及頭暈等癥狀;影像學檢查提示主體及分支支架血流通暢;未見支架移位,無病變處擴張和破裂等;無新發(fā)死亡及細菌感染等嚴重并發(fā)癥。 結論根據(jù)Mitchell分區(qū)法設計個性化方案,采用TEVAR治療覆膜支架近端錨定區(qū)不良的BTAI具有良好的近期臨床效果,遠期結果有待進一步隨訪。
目的觀察覆膜支架主動脈腔內(nèi)修復術(TEVAR)對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和降主動脈瘤的治療效果。 方法回顧性分析華西醫(yī)院2013年3~6月采用TEVAR治療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和降主動脈瘤患者20例的臨床資料,其中男19例,女1例;年齡41~76(58.3±10.2)歲,分析其療效。 結果20例患者中,治愈18例,自動出院1例,術后死亡1例。隨訪滿3個月者16例,隨訪率88.9%。全部隨訪患者支架范圍內(nèi)真腔管徑有所恢復,假腔或瘤腔內(nèi)血栓形成。 結論TEVAR為Stanford B型主動脈瘤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特別是為高齡和合并嚴重疾病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手段,優(yōu)勢明顯,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