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評價全直腸系膜切除術在直腸癌手術中的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148例中下段直腸癌接受全直腸系膜切除術的情況。結(jié)果 148例平均失血150 ml(50~600 ml),平均手術時間4.3 h,保肛103例(69.6%),其中Dixon術96例,改良Bacon術7例。術后發(fā)生吻合口漏3例(2.9%),全組發(fā)生切口感染(包括會陰切口、造瘺口)5例(3.4%)。隨訪2年以上的病例117例,局部復發(fā)8例(6.8%),其中保肛86例中局部復發(fā)2例(2.3%),非保肛31例中局部復發(fā)6例(19.4%),無尿潴留及性功能喪失,無手術死亡。結(jié)論 全直腸系膜切除術使直腸癌患者更容易達到治愈,局部控制及保留括約肌,保留性功能和膀胱功能的標準,且出血少,不增加手術時間及吻合口漏和切口感染。
目的 探討局麻下經(jīng)胸前入路行腔鏡甲狀腺手術的體會。方法 對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間四川省南充市中心醫(yī)院普外科收治的28例在局麻下行腔鏡甲狀腺手術患者術中及術后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結(jié)果 1例因術中冰凍檢查發(fā)現(xiàn)為甲狀腺癌而轉(zhuǎn)開放性手術未納入分析。視覺模擬鎮(zhèn)痛評分(VAS): 術中評分結(jié)果為0~5分,平均2.2分; 術后評分結(jié)果為0~3分,僅2例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鎮(zhèn)痛,其余25例未使用鎮(zhèn)痛藥物。手術時間為95~215 min,平均117 min; 術中出血量為50~150 ml,平均84 ml。術后引流量為25~70 ml,平均34 ml; 引流管放置時間為2~4 d。住院時間平均4.5 d。術后頸部及胸壁皮下無瘀血、腫脹,無聲嘶、嗆咳。經(jīng)隨訪2~10個月(平均8個月),未見切口處明顯瘢痕。結(jié)論 局麻下經(jīng)胸前入路行腔鏡甲狀腺手術切實可行,并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目的 分析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的誘發(fā)因素及其臨床特點,并探討可溶性細胞表面分化抗原 40配體(sCD40L)用于早期診斷 DVT 的臨床價值。 方法 回顧性收集 2012 年 1 月至 2017 年 1 月期間入住南充市中心醫(yī)院血管外科尚未接受抗凝、溶栓治療的下肢 DVT 患者,根據(jù) DVT 的臨床病程分為急性早期、急性中期、急性后期及亞急性期,檢測 DVT 患者外周血中 sCD40L 表達水平。 結(jié)果 本研究共收集符合納入標準的 DVT 患者 100 例,其中急性早期 31 例,急性中期 26 例,急性后期 21 例,亞急性期 22 例;中央型 28 例,周圍型 66 例,混合型 6 例。① DVT 發(fā)病誘因從高到低分別是骨折(27.0%)、惡性腫瘤(21.0%)、胸腹部術后(20.0%)、關節(jié)置換術后(18.0%)及剖宮產(chǎn)(6.0%)。② 急性早期 DVT 者較多見于骨折后(54.8%),急性中、后期多見于關節(jié)置換術后(分別為 26.9%、38.1%),而亞急性期多以惡性腫瘤為主(50.0%)。③ 與對照組(同期 20 名體檢健康人群)比較,不同臨床病程 DVT 患者外周血中 sCD40L 表達均顯著升高(P<0.05);處于不同病程的 DVT 患者 sCD40L 表達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26.57,P=0.02),在急性早期中 sCD40L 表達即達最高,隨后逐漸下降(P<0.05)。④ 周圍型、中央型及混合型患者外周血中 sCD40L 表達水平三者間總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2.51,P=0.02),進一步兩兩分析結(jié)果顯示,其在中央型和混合型中均明顯高于周圍型(P<0.05),但在中央型與混合型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jié)論 sCD40L 可能在早期診斷 DVT 及判斷血栓范圍即嚴重程度方面有潛在的臨床應用價值。